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说历史:并不精妙的马屁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05-02 17:36:45


唐人撰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李白的故事。说唐玄宗宴请诸学士,当然,这些学士并不包括李白,李白只是一个翰林供奉,跟戏子杂耍之流,区别是有的,但并不大,因为这些人也是供奉,就是供皇帝开心取乐之人。只是,李白会写诗,虽然不是时尚的律诗,但也有人喜欢。所以,尽管宴席之上,李白在场,他并不是被宴请对象,只是作为供奉的存在,像是一个歌者,或者弹奏乐器之人。

不过,此时的李白,还挺得皇帝的喜爱,所以,他问李白,你说说看,我与天后(即武则天),在用人上,有什么分别?李白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说天后用人,就像小儿买瓜,不择香味,只挑个儿大的。而陛下用人,则如剖石取玉,沙里淘金,挑出来的,都是精粹。

不用说,李白的这番话,就是马屁。一褒一贬,把个唐明皇抬到了天上,而武则天则按入了泥里。谁说李白不会拍马屁?如果此事是真的,那就是标准的马屁。而那些传说什么李白让杨贵妃捧砚,令高力士脱靴之类的故事,看起来倒是像标准的故事,听听也就罢了。从后来李白给那么些权贵写的诗来看,他对于有权人,漫说像皇帝最宠爱的女人和最信任的宦官这样的,就是档次低上几个层次的,也未必敢如此放肆。李白最后没有得官,大概率是因为在哪个走俏的进士科,只能精通律诗才能考上的年代,他不屑于为此,通不过科举这道门槛,也只能做一个弄臣,弄臣又不会插科打诨,在宫里无论如何是待不长久的,所以,尽管有贺知章的揄扬,被赐金还山是难免的。

但是,此番被记录下来的马屁,李白其实拍得并不高明。唐明皇是亲身经历过武则天时代的,他在骨子里,对这个昔日的天后,其实相当的佩服,他当然知道,武则天用人,并非像李白说的那样,还是知人善任的。唐明皇并不是一个庸人,尽管也喜欢马屁,但马屁拍不到地方,他是不会感觉痒痒的。

李白这个人,内心的理想,是要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官,而且做大官。这也是为何,李白也要拍马屁的缘故。古今中外,只要有权力欲望,马屁都是标配。可是,唐朝的制度,已经相当的程序化,天王老子,也要科考,皇帝倒是可以偶尔破一下格,但是,如果一个人,皇帝压根就没看上,即便到了皇帝身边,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