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来,俄罗斯当局在莫斯科安装了额外的防空系统。《BBC》引用俄罗斯主战派博客主的说法,防空导弹系统的部署可能与无人机袭击的风险有关。
在袭击事件发生的上一个星期,当地官员报告称在莫斯科附近的诺金斯克发现了装有炸药的无人机。后来在莫斯科周边地区发现了另外三架没有安置炸药的无人机。
而乌克兰从未承认此等无人机事件与己方有关。
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则在稍早时间宣布,2023年5月3日起,除莫斯科当局批准的无人机,其他无人机一律不得出现在莫斯科上空,否则将会面临最高可达7年的监禁。
2023年5月3日凌晨2时30分左右,两架来历不明的无人机驶入克里姆林宫上空。包括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居民都观察到爆炸的火光和声响。根据《BBC》引用Telegram的影片,其中一架无人机在克里姆林宫元老院上空爆炸。克里姆林宫新闻处在声明称两架无人机已被军方和特种部队使用雷达战术系统击落,碎片散布在克里姆林宫内。新闻处宣称事件中无人伤亡或财物损失。
新闻处称,袭击发生时普京正在莫斯科附近新奥加廖沃官邸工作。其称事件是有计划的恐怖主义行为和企图暗杀普京,并保留“在其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取报复措施的权利。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宣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后表示,2023年5月9日在红场的胜利阅兵游行将会如期举行,计划没有变化。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长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表示,事件是代表“对俄罗斯的袭击”。他认为在此事件发生后,应该将基辅政权视为恐怖组织,不可能与乌克兰领导人进行谈判。
莫斯科巿长索比亚宁宣布,5月3日起未经许可,禁止无人机在莫斯科巿区飞行。
5月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是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事件的幕后黑手,乌克兰则根据美国的指示行事。当天俄军开始多波次空袭乌克兰各大城市,其中一架在敖德萨被击毁的无人机机骸尾翼上以俄语写着“为了莫斯科”(“Zа МоскVу”)和“为了克里姆林宫”。
正在芬兰访问的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没有攻击普京或莫斯科,而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他又称,将会把普京留给海牙,而不是暗杀他。
乌克兰总统新闻秘书舍尔希·尼基福罗夫向BBC表示,基辅的目标是解放被占领土,而不是莫斯科。“我们没有关于所谓的克里姆林宫夜袭的信息,但正如泽连斯基总统一再表示的那样,乌克兰已指示所有可用的力量和手段来解放自己的领土,而不是攻击他国。”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尔·波多利亚克在Twitter 上表示乌克兰“发动了一场完全防御性的战争,不打算攻击俄罗斯领土上的目标。在能源设施或克里姆林宫范围上出现身份不明的无人机只能表明当地存在抵抗活动。如你所知,无人机可以在任何军事商店购买。”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表示,他无法证实俄罗斯指责乌克兰试图刺杀普京的指控,并且对俄罗斯总统所说的任何话持怀疑态度。
美国前国防助理副局长和中央情报局官员迈克尔·穆尔罗伊(Michael Mulroy)则认为这事件不太可能是一次企图暗杀,由于乌克兰密切追踪普京的去向,而该事件发生时他却不在莫斯科。他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向俄罗斯人公开表示他们随时可能受到攻击,而且他们在乌克兰开启的战争最终可能会带回俄罗斯,甚至是首都。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表示,美国不鼓励乌克兰攻击俄罗斯本土。
美国官员表示本月稍早对克里姆林宫的一次无人机袭击,成为一系列针对俄国、令拜登政府感到不安的行动。
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说法,克里姆林宫无人机袭击事件很可能是由乌克兰一个特种军事或情报单位策划,不过美国情报机构无从得知是哪支部队发动袭击,也不清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或其高级官员是否知道这次行动。
2023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答塔斯社和俄新社记者问到的相关问题时表示:“已注意到有关报道,墙裂谴责用无人机炸死200斤野猪事件,造成野生动物伤亡,殃及无辜畜类。
中方关于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各方应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
中方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进行访问,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