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拒绝盲目补课,不代表放弃孩子的未来

| 人围观 |

狂舞的大屌2025-07-20 08:42:04

每到寒暑假,朋友圈里、微信群中、家庭聚会里,总是绕不开一个词:补课。

“你家孩子报班了吗?”
“我们准备上奥数,别落下了。”
“那个谁谁谁都补了,咱不补不行。”

甚至家里人也时常催促我:“别人家的孩子都补,你怎么还不报班?难道不怕他跟不上?”

但这一次,我想郑重地说一句:

我拒绝让我的孩子陷入没有意义的补课内卷。

一、不是我不重视孩子教育,而是更重视孩子的“人生能力”
我当然关心孩子的未来,也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但在当今这个变化快速的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早已不再依赖“刷题+死记硬背”。

我们不能再把“会考试=有出路”这种老思维,强加给下一代。

我希望孩子:

热爱学习,而不是被学习压垮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机械应试

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情绪稳定

拥有探索世界的能力,而不是只会考高分

如果补课只是为了“让孩子别落后别人”,而不是出于“孩子真的需要这个内容”,那这场补课只会让孩子在青春期就学会疲惫、焦虑和厌学。

二、不是每一节课都有价值,很多补课只是“教育焦虑”的投射
家长们报班,往往不是因为孩子主动要学,而是因为:

“别人都学了,我怕我家跟不上”

“孩子现在不学,长大就晚了”

“我们当年没条件,现在不能让孩子输”

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但说白了,这是一种投射式焦虑:
家长把自己的不安和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一堆补课计划。

而真正有教育智慧的家长,知道什么时候该停、该放、该调整方向。

三、真正的竞争力,早已不在补课班里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机械性、标准化的能力已经逐渐被机器替代。
而真正稀缺的是:

创造力

适应变化的能力

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面对失败与压力的心理韧性

你认真想一想,哪一个是靠“补几节课”能补出来的?

相反,那些长年补课的孩子,很多在成年后:

不会自我驱动

没有生活能力

离开补习班就“不会学习”了

更容易崩溃、抑郁、自我怀疑

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四、我的孩子,可以不上补习班,但不能不上人生的课
我宁可让他:

去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跟我一起学习如何查资料、解决问题

培养一项兴趣技能

在户外奔跑,流汗,和伙伴一起玩耍

甚至哪怕放空、发呆、思考自己的人生

也不想让他窝在冰冷的补习教室里,一边写题一边怀疑人生。

因为我知道——补课班补不出热爱,补不出自由,更补不出真正的未来。

五、写在最后:你可以不同意,但请尊重每一个选择不同的家庭
也许你家孩子在补课,也许你觉得升学是唯一的出路。那是你的选择,我尊重。
但也请尊重我们这类家长:

我们不盲目从众,不是“反对教育”,而是我们看清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清醒、有主见、懂得学习的意义,那他没有“补课”,也依然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