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概要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日,美国空军三架B-52H“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呼号分别为BUNNY01、BUNNY02和BUNNY03)从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起飞,飞抵委内瑞拉北部海岸附近的国际空域(具体位于迈克蒂亚飞行情报区),并在距委内瑞拉海岸约241公里处进行了约两小时的盘旋飞行。
美方的说法与意图
美国官方宣称此次行动是其在加勒比地区长期“禁毒行动”的一部分,理由是打击非法毒品运输。B-52H的航程和监视能力可用于识别可疑船只。
然而,许多分析认为,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特朗普政府对马杜罗政权的一次 “武力展示”和军事施压。选择B-52这种可携带核武器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并公开展示飞行轨迹(飞行数据在Flightradar24等平台可查),威慑和政治信号非常明显。此举也与特朗普15日证实已授权中情局(CIA)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的表态相呼应。
委内瑞拉的反应
对于美军的行动,委内瑞拉方面保持了相对克制。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委空军曾起飞F-16战机,但后被证实为例行训练,并未对B-52进行拦截。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多次指责美国意图搞政权更迭,并已下令加强军事戒备,包括在首都加拉加斯等地部署防空导弹系统,并进行了军事演习。委内瑞拉常驻联合国代表已致函安理会,谴责美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主权、威胁地区和平,要求联合国进行调查。
⚔️ 紧张的地区局势
B-52的出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军在加勒比地区大规模军事升级的一部分:
空中力量:除B-52外,该地区还部署了F-35B战斗机、AC-130J“幽灵骑士”炮艇机、MQ-9“死神”无人机等。
海上力量:包括“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在内的两栖戒备群、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巡洋舰,甚至还有攻击核潜艇也已部署到位。
人员规模:美军在该区域的前沿部署人员已达约1万人。
自9月以来,美军以打击贩毒为名,已对加勒比海海域的船只发动了至少5次打击,造成多人伤亡,这些行动的法律依据和国际合法性备受质疑。
历史参照与未来风险
此次事件让人联想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同样是战略轰炸机、同样是加勒比海区域。不过,当今的局势更加复杂,混合了军事威慑、经济制裁、网络行动和秘密行动等“灰色地带”手段。
尽管全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目前看来仍不高,但最大的风险在于误判——一旦任何一方的军事单位在试探中越过对方红线(例如军机误入领空),局势可能迅速升级。
总结
美军B-52轰炸机现身委内瑞拉门口,是美国以“禁毒”为名,对马杜罗政府进行的又一次高强度军事威慑,旨在施加压力。它标志着该地区的军事化程度和紧张局势正在显着升级。后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以及相关大国的下一步行动和沟通,避免因误判而引发不可控的冲突将是关键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