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说历史:民国的大师们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10-22 17:45:41


很多人说民国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但这首先要说清楚是哪些大师?是哪方面的大师?他们是因何成就成为大师的?比如说张大千、齐白石是国画大师,不会有人有异议;说梅兰芳为京剧大师,也没人反对;说侯宝林为相声大师,大家也会认同。但很显然,大家所说的大师不是以上这些人,而是那些有“大学问”的名人、教授们。并且一定要是留过洋的,特别是留学西洋。

民国时期,不会流行国学大师,因为民国时的精英们是反国学的,尤其是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那里还有啥国学大师呢?


据说胡适胡博士是大师,但他有自己的原创思想理论吗?他的确是把欧美的一些思想介绍到了中国,留美学生嘛,再正常不过,也再简单不过了,但要因此说他是大师,那就高抬胡适了。即使介绍了欧美的文化,胡适也没抓住其精髓和要点,比如价值观和方法论,比如基督教在其中的巨大作用。胡适只是学了些西方文化的皮毛,简单Copy回来而已,没有把西方文化的要点搞清楚,又不能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出精准合理的设计,只是简单复制,当然是行不通的。说到底,就如给胡适写回忆录的唐德刚说的那样“胡适没有自己的东西”。相比日本的福泽谕吉,胡适就差得太多了,没有资格称为大师。


所谓大师,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思想也罢,技艺也罢,至少得有创新。比如梅兰芳,他就是京剧大师,因为他不仅传承了前辈的京剧艺术,还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梅派艺术。说他是大师,没人不服气。

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大师,如果他只是讲述牛顿的理论,他也没有资格称为物理学大师,但他有相对论,那他就有资格称为物理学大师了。

有人说,陈寅恪是大师,博览群书,学问渊博,游学欧洲,学贯中西。这些都没问题。但他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吗?也许他引进了西方研究历史的方法,但那还是西方的东西,不是他自己的东西,他也没有资格称为大师。并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知兴替了吗?关键时刻,还不如一位知名的女作家,人家可没有像他那样研究历史。所以他也不是大师,更不配称史学大师。

有人会说,你对大师的要求太苛刻了,在民国那个时代,能把西方的思想文化介绍到中国来,就可以称为大师了。如果这样定义大师,那民国可能还能找出一二个,但胡适、钱钟书、陈寅恪等应该不够格,因为他们没有领会西方文化的核心所在,只是留于表面,实际是误导了国人,这方面,他们远不如日本的知识精英们,比如福泽谕吉

不用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民国时期的所谓大师们都没有强调价值观和方法论,更没有强调宗教。那位着名的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他就真的弄懂了西方宪政?在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西方宪政,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土壤上能顺利运行?最后果然失败了吧。福泽谕吉说,一个国家和民族变法、转型,要先改变人心,然后改变制度,最后才是器物,其顺序不能颠倒。怎么改变人心才能适应西方的宪政?日本用的是脱亚入欧,即全盘西化,我们呢?我国的那些大师们刚好是相反的:

先改变器物,即学西洋的科技;然后改变制度,君主立宪,或者走向共和;但人心却不愿意甚至坚决不改,那就是“中学为体”,即三纲五常不变。自然中国的变法、转型是失败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