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5年10月20日】中共四中全会,今天在北京登场。但就在它开幕的前一天——整个中共政坛,已经乱了。三个画面,同时爆出:消失两年的人回来了、军队高层在坍塌、首都被锁。第一个画面,失踪两年的前中共外长秦刚,突然出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红领带、C位合影、笑得平静。不是偷拍,是官方活动。照片疯传全球——就在四中全会前夜,他回来了。第二个画面——军中大地震。九名上将刚被开除,紧接着又传四上将、九中将、十五少将同时出局。连习近平的贴身幕僚——钟绍军——都在名单里。这不是「整顿」,而是——清自己人。第三个画面——北京上空,全面禁飞。气球、孔明灯、无人机,一律禁止。可地面上,却满是军车、装甲车、夜行不息。福建、河南、陕西……民众惊呼:「这是要打仗吗?」
外交「复活」,军中「崩塌」,首都「锁城」。四中全会刚登场——北京的气压,已经爆表。
秦刚重现
10月19号,北京政坛传出一个出乎意料的信号——失踪两年多的前中共外交部长秦刚,出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公开露面。
多张秦刚的照片在X上热传。
画面显示秦刚身穿深色西装、系红色领带,神情平和,与多人站在舞台中央合影。其中一张是三人合影,还有一张是九人合影,秦刚都是站在C位。
照片背景宣传板上写着「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主题是《溯洄浪漫 直抵今音》,日期写着「2025年10月17日」。
在合影中,除秦刚外,还可见一名英籍华裔女钢琴家——她是当晚音乐会的主要演出嘉宾。
公开资料显示,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由北京市政府主办,时间为10月10号至24号。
从现场多张合影的构图与背景来看,秦刚的出现明显属于有组织的官方性出席,而非偶然被路人捕捉的私人行动。
此外,网传照片中还出现几张秦刚身穿休闲T恤的个人照,场景疑似位于一处展览现场,道路两侧排列着展位,摆摊的有外国人的面孔。
反共网红蒋罔正说,秦刚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上班。
此前,《华盛顿邮报》也曾援引美国前任官员的说法,指秦刚已被安排到中共外交部旗下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工作。
这些照片是自2023年6月25号后,秦刚首次出现在镜头之下。
去年8月,曾出任过前邓小平翻译的中共智库高官高志凯,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谈及到秦刚时,曾语出惊人的表示:「你永远也不会再见到他了」。
秦刚露面的消息迅速在海外舆论场引爆。有观点认为,秦刚在中共四中全会前现身或非偶然。
10月13号,前上海企业家胡力任在他的自媒体频道上爆料说,他接到消息,秦刚将卷土重来,再次出任中共外交部长。
胡力任表示,这个消息相当可靠,绝非捕风捉影。
他分析指出,中共至今未对秦刚作出任何官方定性——既未起诉,也未通报处分。在中共的政治语境中,「未被定性」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往往意味着当事人并未被彻底抛弃,而是被暂时搁置、留待再用。
胡力任认为,「秦刚有可能在四中全会之后,或于中共二十一大上重新出任外交部长。」
若这一说法属实,那么秦刚此番「重现」极可能是为后续的政治复位铺垫舆论与心理预热。
这样的回归并非毫无政治逻辑。近月以来,中共外交系统内部呈现「真空化」迹象。王毅在多线外交上显得力不从心,美中关系陷入停滞,特别是在美国总统川普对华强硬回归的背景下,北京急需一个能同时被华府与内部派系接受的「稳定面孔」。
而秦刚--这个曾在习近平时代初期被视为「最年轻副国级」与「习最信任的外交代言人」正具备这种象征价值。
然而,在观察者眼中,秦刚的复出也不一定代表习近平政权的稳固,反而可能象征另一层讯号——「平衡派」的回潮。
在中共四中全会前夕,多位中层外交官与智库学者的论调悄然转向,呼吁「稳定外部环境」、「缓和美中紧张」。这或许说明,党内正在为可能的「政策转轴」预热,而秦刚的再现,正好成为这种气氛的象征性事件。
不过,这到底是「被赦免」的信号,还是「被利用」的开始?目前外界还无从得知。
中共枪杆子失控 「习家军」全面坍塌
就在中共外交系统出现「烙大饼」现象的同时,军中却突掀前所未见的整肃风暴——
10月17号,中共国防部宣布9名上将被开除党籍、军籍后,不到24小时,第二波更大的名单便在网络上流出。
据独立时评人蔡慎坤10月18号在X平台贴文披露,又有4名上将、9名中将与15名少将被免职。
具体人员包括:中共装备发展部部长许学强上将,联合作战指挥部副参谋长徐起零上将,火箭军政委徐西盛上将,国防大学校长肖天亮上将。
中共军委军纪委副书记周建新中将,原军办主任现任国防大学政委钟绍军中将,南部战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贾建成中将,北部战区副司令赵志丹中将,武警参谋长周建国中将等。
蔡慎坤说,「中共二十大后形成的所谓习家军,基本上被全线歼灭。」
这场连环整肃,几乎波及中共军队的多个核心系统——从装备发展、火箭军、战区司令部到国防大学,涵盖了军事决策、作战指挥与政治教育三大层面。
观察人士指出,这已不只是一次纪律整顿,而是对军中权力结构的系统性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被免职的人员名单中,赫然出现了钟绍军的名字。
钟绍军并非传统军系将领,而是习近平的核心幕僚、贴身智囊型人物。从浙江一路跟随习近平去到上海,又跟到中央,最后被习近平放在中央军委办公厅
任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负责内部文件流转、人事推荐、政治联络,成为「习家军的神经中枢人物」,是「通向习的最后一道闸门」。
若连这样级别、这样背景的亲信都被处理,在中共的政治语言里,这通常只有一种可能:不是习在「清理他人」,而是在被清理。
就在这场「第二波军中清洗名单」持续发酵之际,10月19号,中共中央政法委官网「中国长安网」更新「领导·机构」栏目内容,显示原武警部队司令员王春宁已正式去职中央政法委委员。
这意味着,这名在10月17号被官方通报「涉嫌严重职务犯罪」的上将,已从中共政法体系中被彻底移除,成为中共十八大以来继王建平之后,又一名落马的武警司令员。
王春宁现年62岁,出身军人世家,为原南京军区副政委王永明中将之子,属典型的「红二代」。习近平上台后,他一路被重用。去年两会后,他屡次缺席中央政法委及公安系统的重要会议。至2025年初,几乎完全淡出官方公开活动,直至今次被正式免职。
时政评论人士王友群指出,王春宁的倒台对习近平构成重大的政治打击。
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整肃中,习不断清洗武警体系,将其由「军委、国务院双重领导」改为「军委单独领导」,以确保绝对忠诚。
然而,如今连由习亲自提拔的现任武警司令员都接连落马,显示出习在「刀把子」系统内部的控制力仍不稳固。
从何卫东、苗华,到王春宁、许学强——清洗一波接一波。军队与政法体系这两支中共维稳支柱,正在同时出现裂痕。
北京上空「禁飞令」与满路军车
就在中共军中出现连环震荡的同时,全国多地的交通与空域也出现异常景象。
从10月16号起,社交平台上陆续流出多段影片,显示福建、山东、广东、河南、陕西等多省高速公路上出现大批军车、装甲车与运兵车队,部分地区上空甚至可见军用直升机低空盘旋。
拍摄者多为当地民众,影片中不乏惊呼与疑问:「这是要打仗吗?」「怎么到处都是装甲车?」
外界对这波军车异动的目的众说纷纭。
X帐号「德润传媒」指出,这些车队多沿主要战略干道行进,列队严整,行程集中在夜间与凌晨,疑似执行「异地调防」或「战备演练」。
但也有分析指出,当下时点的敏感性不容忽视的四中全会正在召开,军中高层又刚经历大规模整肃。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大量军车同时出现于多省高速公路上,难免被视为权力斗争的延伸或防范措施。因此有可能性是,中共在四中全会召开之际采取「预防性军事布控」,以防内部发生不可控事件。
也有评论者认为,这种调动未必针对外部威胁,而是内部忠诚测试的一部分——借由临时行军、演练或封控,检验各战区、各军种对中央命令的服从程度。在中共历史上,每当高层权力斗争激化时,军队的非常规行动往往被视为政治风向的指标。
与此同时,北京方面的安保措施进入最高级别。
10月18号晚,北京市公安局发《通告》称,为确保中共四中全会期间北京地区的空中安全,10月19号零时起至10月23号24时止,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升放气球、孔明灯等影响飞行安全的物体。
通告强调,北京市行政区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违者将依「危害公共安全」处理。
这一禁令与大规模军车调动几乎同时出现,让外界普遍认为,中共正在为四中全会实施战时级别的维稳部署。
近年来,北京每逢重大会议前都会进行「禁空行动」,主要针对无人机、滑翔伞、轻型飞行器等可控设备。但此次连气球、孔明灯也不允许了,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禁令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安全层面。它反映出北京在四中全会前进入「零风险」模式,任何可能引发联想、干扰画面或象征「祈愿」的漂浮物都被视为潜在不稳因素。
在首都的天空下,一盏孔明灯都不被允许升起。而在高速公路上,成排的军车却夜行不息。
这种诡异的静与动之间,正是中共政治气压的最真实写照。
权力的静默与失衡
从中共外交系统到军事体系,从权力中枢到首都上空,中共正在进入一种表面静止、内部剧震的状态。所有迹象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四中全会前的中南海,正试图以高度控制掩饰深层失衡。
外交在「烙大饼」,军中在「清自己的人」,首都在「封一切不确定」。这样的局面,不是稳定的象征,而是权力体系在临界点上自我收缩的表现。无论会议结果如何,中共政权的紧张与焦虑,已经清晰可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