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说历史:小诸葛学诸葛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11-02 17:37:04

真实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其实很多人,包括士大夫并不大清楚,但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却深入人心,通过戏剧和说唱,连贩夫走卒都可以一一道来。明清以来,若干造反者,诸如李自成和张献忠之辈,都拿《三国演义》当兵法,没事就让人给他们读一段小说,其实,学的就是里面的诸葛亮。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粗人,但不是粗人的士大夫,只要掌了兵,也以诸葛亮为榜样,孙子兵法可以搁在一边,但《三国演义》倒是丢不得的。湘淮军的将领,有几个不学诸葛亮的?左宗棠是最明目张胆的一个。

到了民国,武人当家,自比诸葛亮的就更多了。最着名的小诸葛,在北洋时期,是徐树铮,在国民党时期,是白崇禧。白崇禧我们以后再说,先说徐树铮。徐树铮这个小诸葛,虽然喝过洋墨水,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但是,学到了多少西方的军事学知识我们没看出来,但行事做派,倒是一股子小说里近乎妖的诸葛亮风格。

小说里的诸葛亮,做事经常自行其事,凡事不请示主公,做了再说,以至于刘备经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诸葛徐树铮也是这样。只是,小说里的诸葛亮如此作为,往往在两军对垒之际,而小诸葛则在和平时期,也这样折腾。

因为看不上驻兵廊坊的冯玉祥,就把人家给解职,连个交代都没有,而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就是他一手练出来的队伍,不仅兵练得精,而且人数众多,一个旅顶寻常两个师的兵力,若是他胆子大一点,举兵反抗,还真就很麻烦。但是,徐树铮没有请示段祺瑞,就这样干了。幸亏冯玉祥胆子小点,而且段祺瑞做了补救,给了冯一个直隶南路巡防营统领的职位,而派去接任的旅长,也不敢到任,才算没有惹出大事。

这个事儿,跟其他的事儿比起来还是小意思,一次大战开打,日本人惦记上了德国占的青岛,但德国青岛守军连起码的轻武器都没有。徐树铮当时正做着陆军部次长,不顾当时中国惹不起日本的现状,擅自决定送给德国人一万支步枪。这事儿,当然是瞒着段祺瑞干的。

张勋复辟之后,冯国璋代总统,从日本购进几万支枪械,徐树铮不想让冯国璋实力壮大,就擅自把消息透露给了奉军,让张作霖偷偷派兵把枪械给劫走,而张作霖则给了徐树铮一个奉军副总司令的头衔,让这家伙得以在天津,开了一个奉军司令部。这事儿,段祺瑞也不知情,但冯国璋跟段祺瑞的矛盾,由此升级了。

最大的篓子,是徐树铮把北洋老人陆建章给骗到了天津,在奉军司令部,背后一枪,给人毙了。只因为陆建章给段祺瑞的南征捣乱,策动冯玉祥在武穴通电呼吁和平。但是,陆建章毕竟是北洋小站的老人,跟段祺瑞一样的资格,陆军上将。北洋人很在意辈分和老规矩,而这样做,属于完全无视老规矩,怎么可能一个小辈,把身为陆军上将的北洋老人,不经过任何手续,就给杀了呢?此事过后,北洋系人人自危,都觉得这个小诸葛实在太放肆太危险了。

随后直皖开战,皖系大败,人们都说,是小徐这个小诸葛惹得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