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酱在大阪:最近打算做一点新的事儿,偶尔和一些小老板吃饭喝酒。
我发现所有中年男性小老板都有一个共性,
一方面觉得,只要有钱了就会有很多女人爱我,
另一方面觉得自己除了有钱以外没有任何吸引女人的地方,思想闪光灵魂共鸣什么的,在他们这里根本不值钱,任何浪漫行为在他们这里都属于 “不是踏实过日子的人”。
不是的,不是有钱就可以得到一切,有些褶皱是金钱也抹不平的,有些爱意是无所谓物质也会义无反顾地奔向你的,你从没有得到过?可能是你不配
@演员邵逸凡:我觉得短剧在国内火是因为,国内的很多长剧本身剧情也是爽剧套路又水又长磨磨叽叽,不倍速没法看,不如看短剧。
出海短剧在北美至今没出圈,是因为有很多美剧就是又快又爽还更精致好看,不需要找代餐啊。
@乔凯文:西方式的堕落方式:性、酒精、毒品、精神分裂症、我需要刺激
中国式的堕落方式:不上班啃老、熬夜刷剧、睡到下午一点、吃外卖、不要刺激我
@方出神:农民工的核心特征并不是农民的身份,而是身心负担大、社会地位低、缺乏保障、难以融入系统等等。但规模化使用农民工的优势太大了:效率高、成本低、后续几乎无负担。于是各行各业都在农民工化,上过班的应该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
@星辰与海 starsea:退休女干部的生活,啥都不干,月月领六七千块钱,这月花完了,下月还有,大下个月还有,这份安全感和安逸感,街溜子是无法想象的。存款房租也赶不上退休金啊,存款会坐吃山空,投资失利,被儿女要走,收房租要维护房子,处理纠纷,被迫变卖,被孩子惦记,反正遇到点事就都不是你的了。退休金还是好啊,天涯海角月月到账,只要活着就富养你。我这个觉悟啊,足足晚了三十年。
@dounagauncle:20 岁左右海外旅行的时候,强烈地认为 “回忆不应该保存在照片里,而要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所以没怎么拍照。如今 40 岁过了一半,记忆变得越来越差,现在以 “最终能留下来的只有照片” 作为座右铭。希望给大家个参考。
@谐音梗研究所:
– 如何跟外国朋友表达「我不了解商朝」?
-「Sorry, my 殷国历史 is poor.」
@浪猪灰头:回眸一看,60 后体制内的人生最棒。
他们这一辈子都在走上坡路,低开了一路高走,到老了退休金还特别的高。
这样的人生放在整个中国几千年历史里都是少有的体验。
@黄瓜潜水艇:越来越觉得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从小总以为应该顺着一条路按部就班地走完一生,后来才发现人生的任何时刻都可能是新的起点。辞掉不喜欢的工作没关系,换个城市从零开始也没关系,你不需要一直都不断向上攀升,不需要稍有失误就担心自己一事无成。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ehco: 今早突然想明白了上学和打工的不同
上学有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截止日期的,可以期待结束后的漫长休息
但打工始终日复一日,永远不会结束